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顾生言志高,乃住卑犹山。常来访屠博,悲歌游市阛。
葛巾一角垫,长裾其色殷。蹇步上大堤,桃花在窗间。
袖里金错刀,换酒良不悭。宁待飞青霜,坐以凋朱颜。
皇皇脱长剑,送我西入关。赠处两不语,流涕各潸潸。
世无四公子,弃客如草菅。间有魏其侯,聊可与往还。
葵之轩,葵之轩,葵生一何芬华。翘翘凤干,烨烨丹葩。
涵精降宿,抗如疏麻。薄言致之,昆明之遐。罗生碧阶,灿若披霞。
载辟广轩,君子是嘉。葵之轩,在四明三奥之山,鄞江东海之滨。
抱以日月湖,妙观寡伦。大枝昂紫虚,小枝千青冥。
萼萼倾太阳,龙光烛无垠。翡翠来翔,凤凰以臻。迈华林之丽植,冠铜爵之繁英。
葵之轩,绮井网珠。清宇含霜,雕楹出霓。真人佩金珰,游遨而相于。
馈之珍肴,进以琼壶。高妍八素文,玉颜永无移。青骨曜方瞳,一举昆崙隅。
采尔灼烁芳,万载以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