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溪上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嵩南秋晚

谢公东山卧,有时携妓游,老我嵩南画满楼。楼外头,乱峰云锦秋。谁为寿,绿鬟双玉舟。

宿邯郸驿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道德驰声满建中,岂无人可继馀风。

最怜贞观开元治,付与奸邪蕞陋翁。

空洞接混濛,其中有日月。古哲亲至前,万象森以列。

草木共话言,死骨亦得活。明和春山晖,严凝洒冰雪。

石池起层波,浩浩皆鲜血。鱼龙各生愁,方寸恣出没。

点画入重玄,十指电光掣。星斗尽下来,八方不盈撮。

倏忽天地冥,鬼神栖其穴。残魄静独抱,性光自相悦。

此际吾不知,虽知不能说。

心头斤两铢铢定,笔下春秋字字严。司马先生黄太史,百年公论更谁嫌。

鹤鸣在野声闻天,灵坛夜醮朝群仙。

群仙乘风驾云軿,一一来自虚皇前。

玉鑪不散香凝烟,火中金缕光相连。

仙官谓我帝所怜,百拜向帝臣有言,

愿乞臣母千斯年。

古剑秋埋匣,昏钟冷压楼。

吟情临晚锐,归计待春谋。

鸡绕村墟捕,鱼空薮泽收。

敛将筋骨悴,所恃有新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