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题遐庵竹石画卷

劲节寒梢,盎胸不尽丹渊稿。中庭月皎。影放千寻表。

翠袖空山,日暮怜幽草。苔窠老。吟鸾玄杳。忧恨西窗晓。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连日南风扫宿霾,高楼独上遣羁怀。山围晋国千峰合,河壮秦关万里来。

雁带断云归极浦,鸦鸣残日下高厓。茅津涧口人争渡,一片轻帆向晚开。

雏鹂啄下红樱。曲栏晴。笑取泥金小扇、扑蜻蜓。

牵得住,推不去,是春情。多少柔肠嘱咐、护花铃。

窃禄成何补,经年柏府居。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救世人难跂,携锄愿复虚。白头滥朱绂,中夜独踌躇。

矫矫一良士,志行与世殊。三年斲一轮,十年成一车。

度才择坚贞,髹画饰丹朱。斲轮无不方,制车复有輗。

识者以为巧,不识以为迂。一朝祀先行,出门登广途。

鸣銮和相应,执御辔如濡。邈矣天路遐,怀哉若人且。

佳人去千载,溪山久寂寞。野水浮白烟,岩花自开落。

猿鸟旧清音,风月闲楼阁。无语立斜阳,幽情入天幕。

清和风日美,策策快幽寻。白水青秧短,绿阴黄鸟深。

吴蚕眠未足,蜀鸟怨难禁。流水音谁赏,令人欲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