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万流注沧溟,健者必先涌。松柏长群材,精进自然耸。
桓桓张将军,秉气最完巩。初为草泽游,混俗意畴懂。
束身归明堂,秉志效日奉。富贵若固有,嫌疑不戁悚。
突剑三百战,每战必先董。江淮十数年,不独小儿恐。
庚申夏四月,雷雨阵酣拢。偶未困兽防,溃军剩孤拥。
作书上告变,字迹血糊潼。督师心徬徨,公遂裹创踊。
重臣辱敌手,此事关国宠。呜呼八牌塘,竟作王罴冢。
苏常继沦陷,城洫半倾壅。公生民宴如,公去死藉踵。
平时一蒉障,到此始知重。赫然留毅魄,还足愧迂冗。
作歌示百寮,谁得如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