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何诗孙翁八十

当代老画师,故家奇男子。

吐胸万邱壑,费尽沟娄纸。

向骋儒侠场,物望笼都市。

不污后车尘,青霄一鹤起。

徜徉履劫余,孤尚缄骨髓。

昏旦促能事,高价掩众史。

自哂救饥耳,道贯养生旨。

酒坐映方瞳,谈舌溢诙诡。

取证髯苏咏,神完中有恃。

会看百岁翁,泼墨添海水。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本朝求治切,大府课功频。

葵藿长倾日,槐枫远被宸。

深心怜父老,慈训念君亲。

奉计他时事,仍看汉相真。

黄昏陡觉峭寒生,漏涩铜壶第几更。未放六花齐苑树,先留半月抹宫城。

一陶风俗还纯素,尽领乾坤入太清。应是上方观下界,放教双眼一时明。

出东门,拔剑击门关。唶它人,驾驷马,富贵遨游王侯卿相间。

嗟我独何郁郁,中夜忧晨餐。生不得五鼎食,死当长逝不愿还。

少妇牵衣悲啼,听妾致一言:舜禹疾走以避位,讴歌颂其贤。

黄头棹郎铸山而饿死,卒不得怀一钱。伯夷食薇蕨,盗蹠乃炙人肝。

恶来高位,纣杀比干。万族各各有生命,上悬沧浪之天。

富贵与贫贱,自计诚独难。

荷声碧槛,蒜影纹帘,诗在枕根梦觉。钗边缀虎,扇底弹蝇,输与彩舟佳约。

记琵琶、初见湾头,才舒新眉半萼。立尽梅阴,晚雨犹鸣青蒻。

赢得星星短鬓,羞照江心,一规铜魄。凉生楚簟,怨人宫砂,多少玉窗罗幕。

想南湖、十顷菱波,閒了微吟浅酌。还认取、天际归帆,飞凫阑角。

诗书不策勋,岁月忽已晚。

堕此尘壒网,吾行其既远。

胡宁於书事,意爱犹缱绻。

况之迷蹊人,慕顾只旧孤。

扁旁真赤帜,所立示所本。

又如农人心,终不置穮蓑。

晞发茅檐下,荣荣兰九畹。

初服苟未替,无亦惊晼晚。

所逢非所安,吾庐盍云返。

名在诸生右,家经见素风。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

别路残云湿,离情晚桂丛。明年石渠署,应继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