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叟居沪报得曾孙赋记一诗适庸庵同年至出示

海屋婆娑不记年,好春看满绿杨颠。

方凭深念熊罴坐,遥带祥辉燕鹊传。

四叶门楣天所大,一花世界道开先。

含饴风味添佳话,为摘星辰暖酒筵。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碧草池塘春又晚,

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

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

绿柱频移弦易断,

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

—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庭院轻寒新雨过,江城寒食野花飞。

故园北望一千里,极目江枫客未归。

人生寓大块,聚散如飙尘。昔为同裯好,今为异乡人。

孤兽鸣索偶,翔鸟求其群。恋故各有慕,何况脊肉亲。

子当被华绂,结束事明君。我当守蓬室,聊甘贱与贫。

去住各努力,良觌会有因。

为君诉。

今年东作,满目西畴,尽成北渚。

雨翻盆势欲浮城去。

香稻波飘,都作沈湘角黍。

咽泪频呼儿女,瓮头剩粒,为君殷勤煮。

话难住。

茅檐点滴,短檠青荧,床上无干处。

雨声乍续啼声断,又被啼声,剪了半村雨。

摇手亟谢田翁,一曲淋漓,不抵卿言苦。

薄宦江湖苦异途,十年骨肉隔音书。此行政尔见公面,又迫归欤巾我车。

安得从容林下去,相从漫浪物之初。念公不是渔竿客,合结丝絇立玉除。

老天自不负吾君,谁向灵均三沐熏。

鹤立待收连夜雨,龙归看带入山云。

摩挲一饱岂易得,愁叹多年不忍闻。

亦欲买牛横短笛,华山一半倘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