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秉三先人熊翁所画卷

甲兵十万据胸中,未预铭钟画阁功。

闲寄秃毫吐奇气,墨痕犹欲湿鸿蒙。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虚阁凭湘簟,客心秋夜长。天光霁生白,江雾晓凝黄。

堪断砌虫切,风高南雁翔。浮生易衰谢,何必计行藏。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

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春风撩乱伯劳语,

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

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噫春冰之将泮,何余怀之独结。有美一人,於焉旷绝。

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矧桃李之当春,

竞众人之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

又安能保君皓皓之如雪。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馀血。

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

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沉结。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

生憎野鹊往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曙色渐曈曨,

华星次明灭。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有此迢递期,

不如生死别。天公隔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

门前杨柳暗沙汀,雨湿东风未放晴。点点落花春事晚,青青芳草暮愁生。

屈指抠衣十七年,自怜须鬓已皤然。久知轩冕真无分,但觉溪山若有缘。

下学工夫惭未到,先天事业敢轻传。祇今已饱烟霞痼,更乞清溪理钓船。

中丞昔谈艺,磊落在嘉靖。季子甫离髫,豹文已彪炳。

宁唯代为箕,其力乃超乘。突过元和表,穷探杜陵境。

游汝父子间,令人泪潜迸。

传语翟园千树梅,不应{三个若字}苴索诗催。

今年雪後悄无信,去岁腊前强半开。

我欲明朝携酒去,花须连夜唤春回。

东风肯报南枝否?待釂东风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