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过仓园啜茗初台赋示主人

飘袂来寻梅蕾红,池头亭角起春风。

岩峦层累含晴出,步履依稀入画同。

隔茗长桥疲跛鳖,回香一水照惊鸿。

(主人教曲女弟子曰惊鸿适来游)歌怀坐接南朝梦,输借丝笔作钓翁。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青螺添远山。两娇靥、笑时圆。抱云勾雪近灯看。妍处不堪怜。
今生但愿无离别,花月下、绣屏前。双蚕成茧共缠绵。更结后生缘。

虽惭抚字拙,忧国愿年丰。苦魃方思雨,瞻云忽见虹。

几家堪食玉,此日更无风。斋沐桑林下,惟祈格上穹。

青苔缘阶长,绿阴垂幕肥。夜来雨频重,晨起花乱飞。

有酒自斟酌,独客时歔欷。忽忆故园径,久与吾兄违。

我欲陟高冈,君方掩柴扉。歌咏溪山深,息偃烟霞辉。

浮云尚无定,孤鸟将安归。慎旃望远心,毋使素书稀。

纸窗矮屋似僧龛,春去春来总不堪。忽见桃花红映面,一时回首望江南。

念瑶姬,翻瑶佩,下瑶池。冷香梦、吹上南枝。罗浮梦杳,忆曾清晓见仙姿。

天寒翠袖,可怜是、倚竹依依。

溪痕浅,云痕冻,月痕澹,粉痕微。江楼怨、一笛休吹。

芳音待寄,玉堂烟驿两凄迷。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

介似于陵可谓清,老来志操益坚成。胁肩傅会羞衰俗,捽茹优游尽此生。

祇以图书养高性,不繇林薮市虚名。谁编野史防遗逸,当为先生作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