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寺樟亭

劫末重过抚一亭,雨中漏入万峰青。

虬枝历与雷霆斗,鸾盖余遥罔两停。

游侣飘零兼死去,老怀郁勃遂沉冥。

天留把臂牵肠地,壁记犹堪照数声。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疎。

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

梵王楼阁五云重,缥缈溪山锦绣中。自信庄严非实相,谁知妙有即真空。

莲灯深映禅龛月,花雨纷飞讲席风。笑我忝为方外客,世家应解说三洪。

南方旧说无燕雁,岁序严凝亦暂来。

天外每随寒雨过,春前先逐暖风回。

人稀弋射矰休避,俗厌鱼餐纲莫猜。

况是弟兄封境接,登临因此几徘徊。

层峦叠壁映朱帘,风软尘香四月天。

十里山塘看不足,翠屏合沓午云鲜。

平生师友子王子,四海襟期录事君。

白发红颜俱异物,高山流水欲谁闻。

片舸荡秋空,云峦翠几重。花边添野水,鸟外下村舂。

风入频催羽,吟高一划龙。醉馀藉堤草,齐拍任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