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夕咏怀次和宗武

苍天已死立黄天,送老蛙声又十年。

九逝骚魂当月落,万方兵气动秋先。

星河写壁生图画,风叶喧阶自管弦。

莫睨针楼妒儿女,卖痴木榻亦将穿。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嵩南秋晚

谢公东山卧,有时携妓游,老我嵩南画满楼。楼外头,乱峰云锦秋。谁为寿,绿鬟双玉舟。

宿邯郸驿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十里红楼依绿水,当年多少风流。高楼重上使人愁。远山将落日,依旧上帘钩。

一曲琵琶思往事,青衫泪满江州。访邻休问杜家秋。寒烟沙外鸟,残雪渡傍舟。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

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乌石旧传一酒星,犹看□气□青冥。味分河汉能为醴,清比沧浪可濯缨。

红杏春泼思玉液,梧桐秋老望金茎。明时共沐恩波厚,满道壤歌带醉听。

生平怀抱为谁开,失喜相逢赵尉台。人讶仙舟同李郭,坐称禅客是宗雷。

江涛忽涌双龙至,风驭重驱九鲤来。百岁光阴成过客,一时廊庙几怜才。

寒暄欲叙频更烛,鸡黍淹留未尽杯。千里山川徒极目,暮潮犹得送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