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日偶成

残英枝上一痕春,翠鸟依依惜别晨。

闻道花源无历志,为余衔赠避秦人。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昨夜江楼月,思君好断肠。猿声相应发,山色更青苍。

楚塞来书远,闽关隔梦长。今朝看愁鬓,为尔半成霜。

灵岳标南纪,澄湖澹北流。青莲梵宇豁,白鹿洞门幽。

瀑趁星河水,风含谷树秋。三天虹作驭,双阙玉为楼。

雁塔云中起,鳌峰象外浮。仙踪徒历历,吾道竟悠悠。

横睨空诸界,幽寻胜十洲。几时招五老,重与访丹邱。

媪鬟催送上屏轩,折向空房又几番。十步九回犹道速,一辞千嘱未嫌烦。

鬓梢花朵从欹堕,奁侧绒书任乱翻。最是关心裙带系,玉郎亲赠别时言。

弟为龟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复何之。

今彤史笔嗟谁炳,古锦囊诗独姊知。

起絮撒盐才有间,燎须作粥力安施。

澜湍石畔霜风冷,行路无情亦涕洟。

堂北霜风紧,天涯客梦催。犹看衣线在,不及诰鸾回。

遗德良人感,新铭阁老裁。前山松柏迥,猿鹤助悲哀。

杨子逐贫不去,杨仙救贫便富。

始知方技可发身,不信儒冠真误人。

生出杨枝枝几叶,青囊世世能传业。

只今四海贫士多,我救无术可奈何。

苍梧云去天亦老,会稽穴没生秋草。

但愿沉冥了几年,江南何地出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