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于北高峰下谒瞿文慎公墓

灵境斜趋细雨中,山形墓道峙穹隆。

碑前郭带鱼龙水,木末钟飘鹰隼风。

乱竖披猖仍累岁,吟朋散落益思公。

孤弹衰涕寒云里,魈魅如窥万竹丛。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烟波不知处,一棹寄江滨。夜火明红叶,秋风长白蘋。

虫声都在水,鸥梦惯依人。日暮多歧路,何劳更问津。

巍堂耸太清,日暮倚前楹。飞鸟却在下,落霞相与平。

眼中穷百越,掌上瞰三城。送客一樽酒,怀归无限情。

隋亡晋阳启唐祚,锦帆未返江都路。野鸟为鸾人肆欺,天心厌乱谁能诉。

一朝裴寂成深谋,家国转变汝所由。白旄黄钺两京定,四海晏然无所忧。

功高德厚称神武,太子齐王安足数。忠臣猛将任股肱,宠异宏开天策府。

当时贤俊十八人,嘉谟直道情相亲。可否献替陈至理,何曾宛转全天伦。

瀛洲茫茫近蓬岛,迥隔尘寰风日好。如纶如綍出王言,戒逸戒奢箴大宝。

或称博学行秘书,或称忠鲠智有馀。阴阳大化任调燮,经籍奥义烦分区。

殷勤畴咨当世务,司勋记室并主簿。考功祭酒博士伦,著作参军典签数。

是中诸子皆良才,十七可尊一可猜。如何骁腾众龙媒,著彼碌碌真驽骀。

岂知诒谋传后祸,雨露才沾鬓云妥。此獠空怜头血流,斛麦谀言无不可。

清风环佩声珊珊,抠趋进退意气閒。龙眠居士有佳趣,好事写入画图间。

我今展卷起深想,千古神交见神像。一时陈迹付逝波,肯信流芳在天壤。

只今幸际休明时,虞舜至治应无为。群贤毕集玉堂署,咫尺瀛洲端可期。

圣朝岂无此学士,我亦趋朝拜丹陛。古今人物许同俦,留取声名继青史。

何事骑龙不可攀,衣冠空自在人寰。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閒。

能使抱弓号百姓,岂劳求药问三山。元符事业谁相似,两汉须看凤露间。

胡儿追野马,迸蹄若惊鸿。一马带双箭,堕我边壕中。

敢望不敢近,踟蹰各按弓。抽身复北去,天寒沙碛风。

绿水绕门閒,杨花满钓船。折腰宁作吏,负郭且归田。

义训徵图史,春情属管弦。相逢不惜醉,应有酒如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