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于北高峰下谒瞿文慎公墓

灵境斜趋细雨中,山形墓道峙穹隆。

碑前郭带鱼龙水,木末钟飘鹰隼风。

乱竖披猖仍累岁,吟朋散落益思公。

孤弹衰涕寒云里,魈魅如窥万竹丛。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不见逾三月,江城趣若何。吴歌秧马歇,荆俗艾人多。

篱落依青涧,琴书对碧萝。秋风归故里,短棹候相过。

一代骚心付等闲。词人枉说政无关。忍将半曲昆湖水,来比雷塘与仲山。

将词话,出人间。平生恩怨未全寒。铜牛似解凄凉犯,悄向西池月下弹。

圆象无停运,大化不可留。征车既西迈,行舟复东流。

辙迹苦相背,两美焉得由。青松生涧底,白日丽高丘。

馀光不回照,直干空萧飕。去去莫复道,零露满春草。

国乱时危道不行,忠贤谏死胜谋生。

一沉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

尚忆鸿胪第,淹留白日斜。新坟俄宿草,旧圃更残花。

地迥悲邻笛,天清咽暮笳。异时风雪满,孤棹问谁家。

乍见翻疑故。怪殷勤、衔环翠鸟,能通情愫。十二楼头衫扇换,肠断蘼芜旧处。

认姓字、今番休误。老尽桃花人比瘦,甚移家、又近刘郎路。

眉暗蹙,忆前度。

枇杷院落三更雨。悄无声、湘帘窣地,火残香兔。仆倚屏风僵睡久,半晌才闻笑语。

怕燕子、朝来覼缕。别恁仓皇留又懒,怨声声、气笛催归去。

愁未得,买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