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举横江楫,依稀见迎风裙衩,凌波罗袜。劫外何来方丈地,迥与红尘隔绝。
容尔我双双拜谒。南渡兴亡如梦去,峙中流剩此残碑碣。
家国恨,何事歇。
海枯石烂情难灭。算人间君臣儿女,由来一例。夹径松篁交翠影,想象霜筠雪节。
更双塔巍峨相接。各有千秋心事在,对灵祠未忍匆匆别。
指江水,誓同穴。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一雪岂戏我,顿晴还起予。
寺逢东野古,梅误北枝疏。
发兴清无极,深行画不如。
冰泥渐融释,却恐污衣裾。
平生邺下曹公子,家世风流合有文。
横槊尚传瞒相国,紫髯不是画将军。
诏书宽大民何怨,刺史威严吏合勤。
好作楚词更下俚,云中一降武夷君。
声名词藻竞骎骎,不负平生许与心。
鸣凤自须谐玉磬,野麋祗合恋云林。
清新每喜羊何知,冥默初闻雅颂音。
不是南冠厌拘絷,楚人元爱楚风吟。
始兴庾岭南边邑,博士之官喜过家。广海年来多驿使,缄书频遣慰京华。
旧家行乐小亭台,珠箔青山罨画开。
花月当时人已散,柳风今日燕还来。
舞钿犹委宫墙草,步障曾过辇路苔。
一代繁华易销歇,白榆霜冷雁声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