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余鹿门世讲感事

斫地哀歌有此不,尽收怪变起相酬。

长霄风乱旌旗影,独寐灯摇鼓角秋。

堆案遗经从解秽,列盆晚菊对含愁。

君家父子心源在,句法犹为汐社留。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史君分陜惜别难,缓听长吟速行酒。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

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

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

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

寄言道路如采诗,但问樵夫与田叟。

独鸟冲波去意閒。坏霞如赭水如笺。为谁无尽写江天。

并舫风弦弹月上,当窗山髻挽云还。独经行处未荒寒。

爆竹声中杂笑呼,斗杓插海寺钟初。

椒觞带梦随小饮,桃板得诗仍自书。

愒日晚涂知内讼,占风吉卜定非虚。

新年旧管新收累,大府隆宽傥贷予。

禁城残日渐栖乌,杰阁高凭见帝都。霜外白榆连睥睨,云中金刹拥浮图。

南来书札还看雁,北望风尘欲射乌。落叶可堪成聚散,新丰那惜酒频沽。

宋僧容藉宋僧传,独坐扁舟七百年。蔬笋味除开士气,春蚕吐茧笔丝联。

忒侵寻,一年时序,愁肠直共萦回。正半晌惊心鸟语,霎时溅泪花枝。

记春暗来。

无端幽梦难谐。此水纵非衣带,何曾缥缈蓬莱。当送我、乘风镜湖飞度。

梦游人近,梦鞋人到,那堪此际谁敲绣户。声声残雨空阶。

待安排。银釭乍明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