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闲止杜园晚步湖堤上用前韵

疏柳摇湖叶叶声,新堤沙净簟纹平。

千岩作暝鸦群没,一水涵空鱼队行。

绰约重楼歌吹隐,飘旋小艇羽毛轻。

胡床列坐车音里,远火高低隔雾明。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回舟武昌郭,暂往樊水上。樊水何清冷,樊山亦孤壮。

寿藤验百岁,乔木过十丈。绝俗殊崎岖,攀缘幸可傍。

林端见渔舍,户牖相背向。鸡犬鸣云中,神仙岂殊状。

昔闻元次山,于焉寄荒浪。邻里俱已非,陵谷平得丧。

茅茨固微物,芜灭不可访。向乏数卷书,终随众人葬。

清时易直道,末俗摈高尚。陈迹成渺茫,孤吟屡惆怅。

江南二月春。

东风转绿苹。

不知谁家子。

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琼貌。

明珠点绛唇。

行人咸息驾。

争拟洛川神。

二十九年如一梦。鹿鸣筵上笙歌动。今日长安尊酒共。

遥相送。行春好醉张公洞。

但得闾阎无疾痛。休嫌枳棘栖鸾凤。自古循良非小用。

须珍重。它时为作甘棠颂。

城西好事主人家,走送天香国色花。岭阯三年才见此,便应奴婢命山茶。

读书四更灯欲尽,胸中太华蟠千仞。

仰呼青天那得闻,穷到白头犹自信。

策名委质本为国,岂但空取黄金印。

故都即今不忍说,空宫夜夜飞秋磷。

士初许身辈稷契,岁晚所立惭廉蔺,正看愤切诡成功,已复雍容托观衅。

虽然知人要未易,讵可例轻天下士。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

颂美驰千古,钦贤仰大猷。晋公标逸气,汾水注长流。

神与公忠节,天生将相俦。青云本自负,赤县独推尤。

御史风逾劲,郎官草屡修。鹓鸾粉署起,鹰隼柏台秋。

出入交三事,飞鸣揖五侯。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

肃肃趋朝列,雍雍引帝求。一麾俄出守,千里再分忧。

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歌谣随举扇,旌旆逐鸣驺。

郡国长河绕,川原大野幽。地连尧泰岳,山向禹青州。

汶上春帆渡,秦亭晚日愁。遗墟当少昊,悬象逼奎娄。

即此逢清鉴,终然喜暗投。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

高兴陪登陟,嘉言忝献酬。观棋知战胜,探象会冥搜。

眺听情何限,冲融惠勿休。只应齐语默,宁肯问沉浮。

然诺长怀季,栖遑辄累丘。平生感知己,方寸岂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