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楼晓坐

湖气酿为雾,层裹蚕栗纸。

玄鸟白鸟飞,错列都贴水。

复穿堤树去,余影亦谲诡。

匡君下重帷,深严漱岩髓。

虎豹为之驯,鸾凤为之使。

想得五老过,天风韵棋子。

道机孰能隔,握琖笑相指。

瞬垂青云梯,吾从此逝矣。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重逢当此夕,离别已三秋。云涌中天月,人登望海楼。

思君曾入梦,得句每相酬。共惜良宵短,狂歌醉一瓯。

郢树西连鹦鹉洲,洲前浩荡汉江流。当年神女曾遗佩,此日仙郎更泛舟。

雨歇鸥凫屏底见,烟光岛屿镜中浮。平生最有沧浪意,一曲传君入棹讴。

雨霁山色佳,延眺孤兴发。招提倚云根,境寂悟禅悦。

不逢岩居僧,惟见铁铸佛。空翠扑衣衿,灵异秘石窟。

乳窦极深黝,仄径盘曲折。苔滑不留趾,蹙蹜屡防蹶。

一线漏天光,峭壁忽中裂。竦身出峰脊,下视何斗绝。

恍疑魂梦醒,顿觉心目豁。摩挲苍石棱,中有唐宋碣。

曾经几劫火,古字半磨灭。暝色苍然来,去鸟望中没。

伫立更夷犹,长歌怀往哲。

解官才喜此身轻,忍以冥搜损性情。疏懒旧来高叔夜,虚閒今日似渊明。

愿酬美意情虽切,强缀狂歌曲不成。应有朱侯偷笑我,壮年不解请长缨。

掩书坐前楹,独对一尊酒。春风吹柳花,漂泊入虚牖。

喧喧名利场,能有此乐否。人生不得意,胡为事奔走。

昨朝美少年,今日成老丑。自非松柏姿,安能无白首。

胜日从公蒲涧游,万壑声满千崖秋。一径如蛇三百曲,绕尽山腹到山头。

穹岩千仞欹欲裂,仰看飞泉泻云窟。锵成环佩奏成琴,溅作珠玑霏作雪。

步穿危磴攀苍藤,忽上穹岩顶上行。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

只怪前驱深不见,须臾却向前山转。海风吹袖万丈长,海水去人一弓远。

老僧云卧晏未兴,先遣长松夹道迎。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安期生。

景泰上方半堵壁,城中望之雪山白。却从景泰望城中,晓日楼台焕金碧。

君不见中流千金博一壶,不如游山饥时粥一盂。

金印系肘大如斗,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安期飞升今几年,祖龙不是不求仙。

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倾城游人来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