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亭移监丹徒权关来金陵邀酌水榭写示杂咏十二篇

抱关无人事,坐领好江山。歌诵归能者,英灵尽唤还。

古怀迷醉醒,天运保痴顽。偶过分鱼炙,传诗溪水湾。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翡翠楼前芳草路。宝马坠鞭曾驻。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
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

溪头古树静垂阴,溪水盈盈不受尘。五月江南新雨歇,晚风多少纳凉人。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

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桃李虽云过,林塘老景浓。

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

草木家家秀,沟壑处处通。

况闻如雨足,高枕待年丰。

炎暑才收流火见。井梧一叶惊秋苑。天隙鳞文云片片。

凉侵面。仰看鸟雀填银汉。

紫芋缸菱香乍荐。山家风味元称善。四野砧声犹未遍。

鹑衣绽。芰荷可制强于绢。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