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观荷

秋阴孕晨雨,凉色润郊郭。

游侣鱼贯前,野航欣有托。

捷疾脱箭靫,飘兀卷笋箨。

萧萧葭苇风,零语挂寥廓。

菱芡纷纠缦,细杂波光掠。

败荷犹映蔚,千顷青漠漠。

淤洲得柳堤,板桥半烧烁。

一二冲烟鸥,衔鱼眼中落。

棘径夹修篁,遂陟太傅阁。

云霄万古意,相顾年腰脚。

饥僧亦逃去,租吏稍朘削。

风景举目非,谁云世外乐。

小饮敌荒寒,积虑赦缠缚。

归随捆箬舟,听噪城门鹊。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藜杖扶人趁雪乾,玉虹倒影落前滩。

竹篱短短溪头路,云木荒荒日暮寒。

每愧清香留我在,苦无佳句与人看。

孤吟不忍空归去,霜月侵衣兴未阑。

弱植亭亭立,新枝渐渐开。自能承雨露,元不愧尘埃。

蕊艳抽红锦,阴长落翠苔。新诗题满叶,秋意莫先来。

耿耿不能寐,京洛久离群。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

待君春草歇,独坐秋风发。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

明月徒流光,落花空自芳。别离望南浦,相思在汉阳。

汉阳隔陇吟,南浦达桂林。山川虽未远,无由得寄音。

末路思前侣,犹为恋故巢。江山多胜境,宾主是贫交。

饮舫闲依苇,琴堂雅结茅。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

恩袍出挂壮禅诽,试问何人达此机。

船子夜来亲下钓,碧潭明月有馀辉。

数幅秋藤拂地齐,匡床閒对竹炉低。山中一枕梅花月,不识鸡声送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