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书庚子行役诗后

嬿婉苕华,昭阳往事人争道。惊伤窈窕。泪鞠长陵草。

甲帐丁年,去日愁中老。还祠庙。浑河秋杳。雁叫天山晓。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

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

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

闲来日日理荒馀,剩引涟漪一派俱。试把渔竿临断岸,从教画手貌成图。

啼春不到莺无友,警夜谁知雁有奴。出处须将时运看,莫分廊庙与江湖。

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

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

一睹无二诺,朝欢更胜昨。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

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

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与尔期此亭,期在秋月满。

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吴山对楚岸,彭蠡当中州。

相思定如此,有穷尽年愁。

紫宸西畔白门东,鸡犬相闻巷陌同。家远正须君作侣,病多无奈我成翁。

池光向月虚含冻,柳意归春弱袅风。珍重雪泥鸿爪迹,翻飞回首五云中。

君不见钓璜溪上白发翁,一竿西去追冥鸿。

田车同载非罴熊,鹰扬烈飞如飘风。

又不风羊裘石濑垂纶叟,爽概凌天动星斗。

万乘故人亲访求,卧对銮舆忍回首。

圣贤遇合自有时,洁身乱伦非所知。

高风寥寥古已往,较然得失知者谁。

君有钓台临橘水,橘溪不与桐溪比。

收身欲摄渭老踪,笑抚长髯照清泚。

澄潭夜月秋光浮,撇波短艇沿汀洲。

长绳巨石不能系,飞帆片席归蓬丘。

巨钩沉饵牵九牛,一钓直掣金鳌头。

修鳞摆鬣浪山起,云鹏飞翻忽千里。

跨云凭翼上青冥,一点孤光厕箕尾。

别时携手上河梁,两岸相看即异乡。独立苍茫归骑晚,春来月色倍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