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哀雁不堪闻,点点芦花是泪痕。飞遍南天无宿处,隔江烽火又黄昏。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亭出水中央,轻风四面凉。岸平飞略彴,波暖戏鸳鸯。
静夜蟾蜍落,清秋菡萏芳。公馀时独坐,万虑默皆忘。
长江触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
千航万舸膝前过,仰视绝顶皆徘徊。
足踏重涛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
予昔过此下荆渚,班班满面生苍苔。
今来重到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
萦回一径上险绝,却立下视惊心骸。
蜀江迤逦渐不见,沫水腾掉震百雷。
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
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
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蜕骨冷不埋。
余今劫劫何所往,愧尔前人空自咍。
自喜平桥路,桥平路不斜。若论往来久,谁得似寒家。
田妃金盌留遗穴,何似贞魂聚更奇。三百年中数忠节,五人个个是男儿。
年来归计已成空,云树千山路转穷。自拟朋簪联柱下,谁怜敌国寓舟中。
登楼漫起王生兴,挂剑难追季子风。堪笑为郎留滞客,无缘飞奋出江东。
风来瑟瑟暮生波,雨后阶前榆荚多。隔叶黄鹂漫愁思,定应春晚不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