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二月金左临招集钟山造林场余与冯蒿叟同

云片飞扶万嶂东,晴痕驰道破鸿蒙。

横斜麦陇吹烟碧,高下花枝脱雨红。

支遁买山同夙愿,橐驼种树有新功。

楼栏对酒莺传句,哦立寒阳两秃翁。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岩中二子已飞仙,药臼丹炉尚俨然。

无奈故乡心正切,末由此地结清缘。

仙佩玲珑白玉寒,每来常与寺僧看。忧民未有林泉约,重到岩前为解鞍。

载香游缆,傍云廊重舣,幽单春客。一匊招提花外水,谁共閒鸥分席。

塔影书空,溪流饶舌,旧赏都陈迹。点霞波镜,醉颜犹认枫色。

还记飞盖西园,秋坰小队,岸风前吟帻。下界钟声催世换,尘梦何曾留得。

故苑惊灰,诸天凄梵,付与残僧识。雪香桥堍,乱樱红送帆隙。

礼服悠悠岁月深,归来城郭岂堪寻。

葬防不背先师训,居颖能知前辈心。

古骚桃花劳远梦,征途柳色动新吟。

秋负偿有南飞雁,莫惜频频一寄首。

明月画楼前。早是凉天。年年明月向人圆。只觉去年凉夜好,不似今年。

败砌暗虫喧。消受无眠。旧欢如梦两茫然。惹起人问愁万斛,懊恼婵娟。

挂壁青缸照不眠,相看到此亦堪怜。

露寒霜重残萤尽,肠断秋风忆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