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人卜葬金陵哭以此诗

楼壁车厢反复看,海云写影一黄冠。

围城余痛支离骨,辟地偷生共肺肝。

中外声名归把笔,烦冤岁月了移棺。

带陴新冢寻蔾杖,滴泪应连碧血寒。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恨苦泪不落,耿然东北心。空囊与瘦马,羁绁意应深。

广陵花发信惟夭,已剪还开客重邀。满引莫辞金凿落,盛观何止玉逍遥。

娇红闹密轻多叶,醉粉攲斜奈软条。且纵高吟赏真艳,侍姝羞匿不须招。

妾身厌尘埃,专心托君子。感君一面眄,涸辙逢秋水。

雍容未经年,结誓同生死。胡为忽言别,短书无一纸。

愁思魂梦飞,鹊语不成喜。岁晚君不来,红妆为君洗。

邦人莫讶气如虹,生长皇家富贵丛。陶写年华樽俎外,吟哦风物笑谈中。

伶伦奏曲千般巧,锦綵缠头一样红。琴瑟献酬还可乐,牵衣儿女复相同。

客行何仓皇,挽衣问消息。答云避寇初,元戎先我出。

峨峨宜春台,烈火半天赤。双龙蓄云雨,不救烟焰赫。

城中千万家,大半歼锋镝。前者见令弟,少髭而白皙。

语语达人情,谋身岂云失。间道苟无虞,生死候明日。

仓卒弃吾儿,君弟我何及。挥手谢客行,奋飞恨无翼。

复恐老亲闻,黄昏掩残泣。

念尔忧居日,山栖不到城。下帷如董传,闭户即孙生。

苫块冰霜重,鲲鹏羽翼成。人言尔似舅,潦倒愧贤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