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淮流日夜向江海,淮上高楼屹然在。朱甍画栋照中原,人世几经云物改。
荆溪郁郁霸王略,虎啸龙吟付寥廓。诗人猛士尽奔走,万象飞扬入杯杓。
符子才名员半千,芒鞋踏破九州烟。每当风雨楼中夜,上下论心五百年。
青山宿草黄泉锢,峥嵘百尺谈经处。乱后方思颇牧贤,生前苦被金张妒。
雨声寂寞琴声绝,籍湜韩门有遗子。休问先生讲席荒,可怜弟子头如雪。
黄鹤矶头苦战尘,临克结绮委荆榛。即今吴楚干戈满,嗟尔长安乞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