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
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其明广如日,其泽厚如云。
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
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树引南冈升,云垂午光晦。披衣细雨中,曳杖荒林外。
企彼建琳宫,远矣自前代。庭围青竹幽,石倚红墙坏。
危阁堕泠风,空棂塞寒霭。列架备龙藏,展读吾未逮。
所欣道人韵,敷坐肃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