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稀稀疏疏绕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屋中有一曝背翁,
委置形骸如土木。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醆纱笼烛。
不知有益及民无,二十年来食官禄。就暖移盘檐下食,
防寒拥被帷中宿。秋官月俸八九万,岂徒遣尔身温足。
勤操丹笔念黄沙,莫使饥寒囚滞狱。
急景凋年急于水,念此揽衣中夜起。门无宿客共谁言,
暖酒挑灯对妻子。身饮数杯妻一醆,馀酌分张与儿女。
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自问有何才与术,
入为丞郎出刺史。争知寿命短复长,岂得营营心不止。
请看韦孔与钱崔,半月之间四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