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一 丁亥岁暮即事

移家偏向秦淮畔,陋巷柴荆。纸帐疏棂。轧轧鸣机隔院听。

当时裙屐风流歇,几许飘零。回首前尘,拄颊钟山两鬓星。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山光渐淡川气昏,急雨乱打荷叶喧。

小舟横掠湖边村,人家收网半闭门。

吾庐未见见堤树,舟人指点孤灯处。

蒲丛姑恶最可哀,冲雨飞鸣背人去。

穿江慨奉守,瞻岷怀子长。

成书著不刊,明德益难忘。

千载志尚友,百进而职劝相。

每负伐檀耻,欲期尽心偿。

笼石饱满冬霁,云车喧春阳。

经始愧前哲,悯劳得仇香。

选胜山水窟,浣我冰雪肠。

飞幰集诸彦,引睇周作荒。

暖翠凝黛面,晴云抹川梁。

清歌劝引满,佳趣殊未央。

举头万仞雪,中有千斯仓。

采薇亦劳止,薄敛恐未遑。

何当洗甲兵,无以累庙堂。

文移宽郡邑,靴鞭却藩方。

源清流乃浚,叶瘁根必伤。

念此意惝怳,凭高歌慨慷。

不如邀飞仙,更与酹一觞。

伊人宛在梦中央,轻拽荷裙澹澹香。清影有时怜月瘦,私心无计衍更长。

临歧柳絮风前乱,带露鸡鸣窗外凉。一握可能天地远,为谁裁剪木桃章。

回顾。汉宫路。捍拨檀槽鸾对舞。玉容寂寞花无主。顾影偷弹玉箸。未央宫殿知何处。目送征鸿南去。

海甸平无际,突阜如踞虎。

杉松閟岩壑,殿阁焕藻黼。

老眼凌云烟,吴会略可俯。

昔游恍如昨,岁月不胜数。

老矣惬重来,病倦喜欲愈。

况复偕贤彦,清罅侑歌舞。

高谈闻善谑,锦绣落英吐,

篱菊粲佳节,山屐霁淫雨,

蜀客万里外,艰虞棘肺腑。

摧颓已无气,赖此作一鼓。

却欲挽长江,快意洗天宇。

且复置是事,秋风送归橹。

祗园双树不可见,临济一株今在兹。昨夜青天指明月,玉盘挂在最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