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有客晨叩门,劝我浚新泉。适当连雨天,工暇土脉匀。
发石玉已喷,除壤榻自陈。布列象斗极,可以坐七贤。
尹公几中尊,次左湛子焉。邓子居右方,方君左临渊。
甘也接邓膝,南上秩有伦。馀二若有待,不备惟其人。
清如此泉者,来居无厚颜。
长沙太息未过六,柳下一黜不待三。我生孤僻俗眼白,人事崄巇鬼面蓝。
老踏京华寡俦偶,埋头柱下随史聃。出入危机历已遍,往往干戈生笑谈。
君恩宽大许归去,谴诃虽至犹覆含。头颅五十倏将及,文章政事百不堪。
何如学道谢忧患,坐听万壑松风酣。一雏堕地才学语,双亲衰鬓况毵毵。
纵言禄养强颜耳,梦魂多悸神先惭。乱后耕犁行可把,菽水足助含饴甘。
春水方生江之南,云帆转海如飞骖。归心已逐春雁发,一官鸡肋又焉贪。
誓与老农同击壤,息影不离山中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