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泥滑澾,赤足步跋蹩。年少不惯行,疾首齐蹙额。
空囊笑金尽,数家一被褐。迤逦登彼岸,乍觉虎口脱。
半束残卷书,惟我宝衣钵。遍地是干戈,畏彼道路夺。
息足村成市,盆鱼环泼泼。秋阳烈如火,饮水疗焦渴。
流民本无家,撮米炊粗粝。道旁相问讯,中心为恻怛。
石畔许徘徊,顿觉胸襟阔。晚宿田夫家,炊烟起一抹。
桑绿处处蝉,养得天机活。
余生而鲁钝,雅不善诗。岁辛巳,由湖返杭,尤绝意不吟咏,复何稿之可存乎。偶理丛残,有不忍遽弃者,念少壮遭际多艰,赖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没天性,言情纪事,时见乎词,则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录之,起咸丰癸丑,终光绪辛巳,得八卷,计古今体若干首。初有无可斋、倦游轩、七二铃馆、春晖室诸编目,兹分注各年下以存旧名。
骤雨送残雪,山涧没半膝。
悠悠入深溪,想复高数尺。
赤土流水红,青土流水碧。
寸步阻烂泥,诗眼返自德。
维兹九江路,巴蜀通大驿。
今事既不然,取道浮梁侧。
西偏数巨港,春涨辄泛溢。
无桥复无船,仆曹为予戚。
老夫负胆气,动为万里役。
江河淮湖间,径度无怖色。
恭惟天所棐,岂不在正直。
但行无所苦,前路皆晴日。
除却五湖烟月外,只容春色入重关。可怜东国兔三窟,不见南山豹一斑。
独醉轩昂花柳下,无尘亭立水云閒。谁期造物输原力,更许清风恣往还。
万雉春城逼绛霄,上元雕辇盛游遨。迟迟瑞日低彤伞,焯焯荣光上赭袍。
云捲朱帘开綵雉,山盘玉阙枕仙鳌。长安一别将华发,溪竹山城夜寂寥。
一日无君便怪衰,三旬何处与相期。为防别恨添新病,想到风神背旧诗。
清晓读书开牖静,凉宵寻梦灭灯宜。养生讵止加餐饭,第一除吟戒酒卮。
丛云霭晓光,湛露晞朝阳。天文天景丽,睿藻睿词芳。
玉庭散秋色,银宫生夕凉。太平超邃古,万寿乐无疆。
得一万事毕,一居何所安?更能忘却一,即此是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