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同度越西关,遥指迁居镜水湾。早识郎君生性冷,为邀母弟伴游山。
余生而鲁钝,雅不善诗。岁辛巳,由湖返杭,尤绝意不吟咏,复何稿之可存乎。偶理丛残,有不忍遽弃者,念少壮遭际多艰,赖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没天性,言情纪事,时见乎词,则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录之,起咸丰癸丑,终光绪辛巳,得八卷,计古今体若干首。初有无可斋、倦游轩、七二铃馆、春晖室诸编目,兹分注各年下以存旧名。
净扫云房借客眠,折铛煮粥劝加餐。道人更有超然处,柿落霜林擘鸟残。
柳条能几长,袖手不忍折。
东风恶作剧,客袂吹欲裂。
男儿数寸管,平世三尺铁。
何门无邹裾,有国驻孔辙。
鹰鹯击飘风,不受锦鞲绁。
骅骝踏飞电,宁顾黄金埒。
中年易悲伤,浩叹弥激烈。
常恐儿曹觉,况与我辈别。
侏儒囊粟饱,壮士唾壶阙。
子行亦何以,问口尚存舌。
但惜新相知,未是古决绝。
长安万花春,芦鞭袅晴雪。
一第宜慁子,相期抱贞节。
生事同鸠拙,贻谋任鹊安。地偏容膝好,天喜辟门宽。
满道酣春色,长河助笔澜。面山名有取,紫诰矗云端。
三处飞来一样奇,佛无所择我何辞。重轻较到毫釐处,鸣雁行中此白眉。
功名惭鹗瞬,龟组困鸠佻。元结郎终漫,刘安隐孰招。
客尘关簿领,生计负渔樵。赖足尊中物,时将块磊浇。
白额长蛇已就戡,不知贾郭更难堪。
东吴陆喜乡先罪,五等还应有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