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高斋话石蒲,残碑字迹认模糊。沿山却种离离竹,一幅夫人临画图。
余生而鲁钝,雅不善诗。岁辛巳,由湖返杭,尤绝意不吟咏,复何稿之可存乎。偶理丛残,有不忍遽弃者,念少壮遭际多艰,赖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没天性,言情纪事,时见乎词,则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录之,起咸丰癸丑,终光绪辛巳,得八卷,计古今体若干首。初有无可斋、倦游轩、七二铃馆、春晖室诸编目,兹分注各年下以存旧名。
景迟兮开明。
东岭西岩路暗通,有谁曾见老乾峰。云门把手虽同步,白云飞盖月含空。
主人留客勤,更倩山作主。犹恐客不留,益以潇潇雨。
客一而主三,岂复有去理。况我留更易,无援亦自止。
此主兼此客,山中过岁矣。
当年乐事叹今衰,人世空惊日未移。风榭醉眠摧凤烛,雨窗狂饮殢蛾眉。
长松茂草穷年事,野水孤村入梦时。强镊鬓丝临晚镜,瞥然尘念不胜悲。
悟了空王法,乾坤任去留。偶为双径住,倏作九莲游。
月冷金台夜,风生玉沼秋。乡关楚江上,谁为话踪由。
一例西风里。谁信汝、此番行色,凄凉如此。彻骨寒生孤枕梦,蓦地鹊桥波起。
也太觉、一年容易。昨日洗车明日泪,问人生、哀乐谁能主。
木叶落,君行矣。
谂君无限伤心事。料难忘、密缝珍重,寒衣曾寄。薄命儿郎更消得,多少春魂秋气。
只添我、天涯滋味。日日长亭折杨柳,送行人、却恨归无计。
歌金缕,忘变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