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此日可徒行,蒲履深烦远寄情。
除是高僧求易得,自非巧手织难成。
春来见客身差健,老去看花步觉轻。
他日袈裟如过我,定须着此出门迎。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尚忆西方守,输忠北斗边。疲氓千里裕,破灶万家烟。
桃李不言处,虎狼今满廛。传闻澈泉泪,半在蜀南偏。
何处观灯好,分曹建业年。春星低观阙,晴雪映山川。
邻曲筵长接,城隅骑每联。忆同江水部,终夕咏红莲。
寒梅昨夜花更发,今日因风落二三。莫教倚楼人弄笛,暂留春色驻江南。
信口便胡轰,不管无腔调。畅我情怀歌舞,一任人笑。还童返老。志在无忧恼。向妙处,下功搜,细勘校。琼浆恣饮,元气充来饱。锻炼神丹,无大无小。胎仙养就,捧出灵芝草。便自炫,这番儿,道决了。
雨色丝丝风色娇,天涯亭上觉魂消。
一家生意付秋瘴,万里归心随暮潮。
兵送远人还海界,吏申迁客入津桥。
山公对此聊酣饮,怕见醒来雨鬓凋。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