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贯道百牛图

我本山阳田舍叟,家有淮南数千亩。

江南倦客老不归。此田多为势家有,

犹记少年学牧时,去时日出归日西。

我生衣食仰此辈,爱之过於百里奚。

祗今辛苦耕砚席,无处卖文长绝食。

卷中邂逅黑牡丹,相逢喜是曾相识。

负郭无须二顷田,一双粟角能几钱。

数口之家便可饱,要如此图知何年。

平生富贵非所愿,城府近来尤右厌。

何时倒乘牛背眠,胜如仰看宣明面。

汤炳龙

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

猜你喜欢

海东满月上金规,风后寒光湛玉墀。

出槛新梅浑失影,当阶老鹤淡无姿。

宵深霜露侵偏剧,节变星河望欲移。

坐待严城楼观晓,拟看云物共登危。

不计禅兼律,终须入悟门。解空非有自,所得是无言。

眼豁浮生梦,心澄大道源。今来习师者,多锁教中猿。

青油谈笑坐生风,便觉湖山气象雄。

霁色喜浮旌旆上,欢声争入鼓鼙中。

中军合用诗书帅,上马空惭矍铄翁。

横槊赋诗君等事,何妨寓目此时同。

三年怀袖尺书深,文水东流隔楚浔。半岭斜阳双雪鬓,五湖烟水一霜林。

远游留作他生赋,土室聊安后死心。恰恐相逢难下口,灵旗不杳寄空音。

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

丹枫吹尽鸦声乐,又得霜天一日晴。

辛勤勿坠百年业,閒暇留情一卷书。

要向儒科著声闻,先从讲学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