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圣贤遗陈迹,文章隐至神。北天开盛际,南国起斯人。
兼济希先觉,公传袭大醇。卑飞随世俗,默观养经纶。
僶俛怀铅椠,徊翔表缙绅。英声摇海岳,高步出风尘。
去就迟难进,谋猷久未伸。两朝虽顾遇,大节每逡巡。
四海倾台辅,千龄偶圣辰。有为今道德,无间古君臣。
雕琢唐文盛,更张汉法新。风霆传信令,束缚解生民。
所志惟膏泽,当除亦斧斤。寸心劳远御,独手助洪钧。
钟鼎无前迹,江湖自在身。功名非雅意,出处自天真。
鸿雁云霄势,芝兰道路春。轲雄平可驾,房魏浅非伦。
江汉无良产,衣冠窃滥巾。才非当世用,仕为有时贫。
衔策驱驰久,风波出没频。古心终少合,老态强难驯。
名教谁依托,文书但隐沦。师门常耿耿,相府旧循循。
万里音容阔,诸生气义均。绛纱瞻楚泽,白发倦漳滨。
鄙俚虽能达,精微岂尽陈。青云如可附,何处更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