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去孰存,惟日内省。百鏬勿遗,靡伺靡骋。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青秧漫漫出初齐,鸡犬遥闻路却迷。
但见山花流出水,那知不是武陵溪。
死爱花枝不忍吹,醉来恣意折芳菲。
鬓边插得梅花满,更捻南梅满把皈。
千丝万缕拂章台,陌上行人几去来。何事结根荒寂处,东风青眼为谁开?
掬水既有竹,决水复有渠。经年水在眼,阶除到江湖。
好鱼数百头,饼饵日供须。新泉呷复吐,点缀尽成珠。
善识上官面,更容生客呼。但恐一宕失,永为山下枯。
我晚惭初学,公才又壮年。同盟觉山寺,共饮玉溪泉。
薄宦身常隔,高怀骨易仙。伤心风作恶,不助过湖船。
马军上马挟角弓,东西排列次第同。鸣金一敲驰且射,七十二疋如旋风。
黄尘纷纷有杀气,得隽呼声动天地。想见阴山血战时,出没飞腾千万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