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送春归,今朝送君去。君去几时来,春归向何处。
都门柳千行,晴空正飞絮。祇恐尊酒空,离情渺无据。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天远山围,龙蟠淡霭,虎踞斜晖。几度功名,几番成败,浑似鸥飞。楼台一望凄迷。算到底、空争是非。今夜潮生,明朝风顺,且送船归。
三过灵山总有缘,晓无逗霭晚无烟。
横眠吴楚中央地,高拄东南半壁天。
芝草本为人所上,水晶犹得气之偏。
山灵还有中原意,更为时生十数贤。
瓦棱全融,墙阴还剩,几回冻住斜阳。早梅枝上,犹压一分香。
晨起围炉小坐,听檐溜、细响晴窗。寒悄到,今番向尽,毕竟冷于霜。
池台如古画,粉痕界处,脱落微茫。记小鬟,惊报庭院银妆。
多少琼林玉树,能几日、如此荒凉。凭栏久,回头欲误,残月下空廊。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罔象来,忽得仙灵宅。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炼玉液。
十里高松树,松边屋数间。
客同终夜话,心是一般閒。
灯色难禁雨,秋声不离山。
明朝分手后,俗事不相关。
发已凋零齿已疏,忍饥白首卧蜗庐。
风声忽轹蓬窗过,夜半呼灯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