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1700)安徽歙县人,字楞香,号鳞潭,晚号北黟山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通经世致用之学,对策极言黄淮分合之势。官检讨,累官祭酒。笃于师友,为诗多和平之音。有《北黟山人集》、《大好山水录》。
昔别大仰巅,今逢章江滨。浮云限南北,岁月一欠伸。
上人邦闾秀,落发早辞亲。沧浪浴日月,初不点垢氛。
问师顷何事,学佛苦宾宾。纳踵不辍屦,无乃大劳神。
自云吾西儿,腹宝殊不贫。是身难再得,所惜剧飙轮。
十年跻楚峤,六见匡山春。总祐迁秀晋,谁疏复谁亲。
束身从之游,骊颔一一扪。如疲得熟歇,似笑回孤嗔。
近闻邑别境,宝峰插高旻。中有拔俗老,疑马驹后身。
餐风了不制,痒兴如爬皴。闹绿稍暗地,梅雨吹南云。
轻于凉风翮,笠首携筇孙。男儿贵决裂,勉哉行问津。
青山当户牗,秋光霁、明月倒壶觞。羡金粟道人,草堂松竹,青莲居士,藜阁文章。
传家久,朱门开累叶,画省付诸郎。绿酒黄花,渊明高卧,红颜白发,樊素新妆。
登高频回首,江南旧恨在,铁笛沧浪。十载故园兵火,三径都荒。
待山园再葺,读书万卷,湖田晚熟,纵博千场。老子婆娑不浅,尽意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