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方虽尔异,天性本然同。
自昔闻曾子,如今在海东。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一自洪都别故知,重逢今是四年期。蹉跎两鬓将成雪,只有此心如旧时。
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
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
怅望碧溪流水,好梦醒、难抬倦眼。细思量处,又惹下、暗愁无限。
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遗。
和王功业太常书,额赐禅宫表墓墟。香炷四时同佛供,松风百嶂有僧居。
鼓钟声隐高秋外,楼阁名存劫火馀。此去封禺山色远,伫看一锡度空虚。
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
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大禹成门嶮,为龙始得过。
北客由来惮入南,仆家谏议饱曾谙。
谁云瘴雾非吾上,曾有魁躔住此庵。
身重岂容眉斧伐,时危犹要脊梁檐。
公归未必怀陈迹,留与州人作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