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灵襟吐泄山川秀,擒勒造化归双手。玄云飞雨破青空,耸动万象鬼神走。
我昔先人游荆州,曾同君醉江汉楼。手捉明月入口吞,足踏清风跨海游。
于今二十二年后,古吴国中相邂逅。先人虽负一代名,不似先生今白首。
闻君过访石田隈,自笑尘缘拨未开。春瓮无由酾酒候,奚囊又喜送诗来。
待看一雨通溪舫,还约重游扫径苔。地僻衡门长寂寞,可堪嘉客又空回。
酒酣忽吐惊人句,飞向峨嵋化白云。剑气纵横馀万里,珠光闪烁仅三分。
性灵笔妙元无敌,仙佛才兼迥出群。落落孙洪亦豪宕,当时敛手共推君。
竟日会春台,芙蓉承酒杯。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行云数番过,白鹤一双来。水影摇丛竹,林香动落梅。
直上山头路,羊肠能几回。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元约三年。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或片纸数字问讯。仙源有感,遂和其韵
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慧心端有谢娘风。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
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同。梦回楚馆雨云空。相思春暮,愁满绿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