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筝在故帷,忽忆上弦时。旧柱未移处,银带手经持。
悔道啼将别,教成今日悲。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质非高古谢罍樽,漫向陈编挹圣言。
久判余生甘扫墓,尚怀先友欲登门。
功名自昔归羊傅,丘壑从来着谢鲲。
何日扁舟渑若去,眼看荔子奈枝繁。
钱湖苦热人不眠,下塘水涩流涓涓。云奔雨骤忽到晓,便有小舟来闸边。
弱不禁风素自怜,黄昏细雨断疏烟。楼头指冷谁吹笛,塞上身单欲寄绵。
一任啼乌翻子夜,直须飞雪送穷年。攀枝信堕英雄泪,残照萧条灞水边。
问泉台俊杰。曾掉下书囊,横飞金阙。归来便华发。
况历残唐宋,几朝烟月。苍松叠雪。是樵斤、留馀枝叶。
踏荒丘、三五僧雏,又见晚钟明灭。
伤别。罗裙迎马,玉镜分鸾,那堪重说。阴风凄切。孤眠处,尽呜咽。
想当时艳说,还乡富贵,不道浮荣易歇。只稽山、远作丰碑,宛然汉物。
客心半在去留间,忽漫称诗惨别颜。淮海风生花落后,潇湘秋冷雁飞还。
贫因减产耽微禄,晚更趋朝愧末班。为语白云开径处,此行那得负何山。
吾诗郁不发,孤寂奈愁何!偶尔得一语,快如疏九河。
黄流舞活荡,白雨助滂沱。
门外无来客,花前自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