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纤尘不著,甚传神妙笔,写来清景。望里松杉凉翠合,三径愔愔浓荫。
泉咽云根,瀑飞树杪,仙籁如相应。远山延伫,斜阳未许催暝。
最好冷醉闲吟,苔阴选石,小憩凝思静。五字诗成还独笑,佳句玉溪差并。
鹤唳苍烟,花明艳雪,点缀琅环境。披图认处,无弦琴趣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