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扶老携童送海滨,不堪情事说津津。灾祲上召天心怒,风浪先援虎口人。
况是漳泉半同域,莫将肥瘠视如秦。好安耕凿勤渔钓,共享升平百岁春。
不忍杯棬饮,愁闻陟屺诗。九原那复作,寸草恨难遗。
为养诚无及,行身庶可期。灵椿百年寿,至乐罄吾私。
只为丹霄足羽軿,且将奇法验人寰。
从他血肉并烟火,自有仙家九转丹。
莒国丘垅在,莒台荆棘深。
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
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沉。
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当年闻五范,阀阅首吴中。咫尺金阊下,仍看玉树丛。
青鸾翔海日,白鹤舞天风。谩逐东方去,冰桃万核红。
君本昆崙客,岩扉星汉连。流沙拂袖去,述作为谁传。
紫芝秀可掇,青牛何当还。异时求物色,萧䬃白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