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青田有仙物,脱略众凡外。驾彼轻举人,邈与五云会。
一朝羽群空,谁识真意态。有客笔气捎云庄,写以全体翩低昂。
月栖宛是只清影,露警似许声圆吭。旧传蝉雀傅轻箑,末技枉奏真孱凉。
非如楚绡削秋水,迹未拔陆心先翔。叔宝踞瘦骨,巢父洗尘恋。
屋壁擅新誇,巾縢掩馀玩。展疑洞天逼,缄恐神物怨。
因舞成赋良未真,缘相作经那足神。万黄金轻寸毫重,剑术岂啻移裴旻。
薛公鹤手高唐世,其人已逐东波逝。傥得胡生肖似归,古人未必今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