泬寥云初净,水木备春光。龛定方无远,合浦不难航。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朔风栗烈近重关,风卷冰花点鬓斑。笑我未忘丘壑兴,荒烟残雪望盘山。
处士孤怀少往还,平时一刺字多漫。
能容著帽挥谈拂,可见高人礼数宽。
我从观里拜青牛,忽忆龙湖老比丘。李贽便为今李耳,西陵还似古西周。
秋来日得几篇辞,都是新章易画诗。促迫成山复成水,忍教腕脱力难支。
日午庭皋一叶飞。世间莫问是和非。且看征雁傍云低。
苔上浅痕随步缓,阑前闲影任花移。不须重论古今时。
长空一夜飞瑞叶,正是人间苦寒月。
静坐遥闻修竹折,天惨云愁风更冽。
喜君试水烹春雪,却笑酒酣长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