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傅郎诗

森森群像,妙归玄同。原始无滞,孰云质通。悟之斯朗,执焉则封。

器乖吹万,理贯一空。

昔在总角,有怀大方。虽乏超诣,性不比常。奇趣感心,虚飙流芳。

始自践迹,遂登慧场。

迹以化形,慧以通神。时欤运欤,遘兹渊人。澄源岭本,启此归津。

投契凯入,挥刃擢新。发悟虽迹,反观已陈。

暧暧末叶,运钟交丧。绵绵虚宗,千载靡畅。谁能慜中,仰谐冥匠。

并辔一方,明心绝向。

明向若易。潜行谅深。时惟同得。婉转嘿寻。望关启扉,披帷解衿。

情兴未足。祈我冲箴。

冲箴之往,岂伊璠玙。通无不畅,分靡不劬。何以融之,本际已无。

即心既尽,触族自虚。

郗超

(336—377)东晋高平金乡人,字景兴,一字嘉宾。郗愔子。卓荦不羁,父信天师道而超奉佛,好施与。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转参军。深相结纳。温欲立霸王之基,超为之谋。谢安尝诣温论事,温令超于帐中听之,风动帐开,安称超为“入幕之宾”。温定废立,超谋成之。迁中书侍郎,权重一时。转左司徒长史,母丧去职。性好闻人栖遁,有能辞荣隐居者,为起屋宇。与沙门支遁交游,甚相知赏。

猜你喜欢

十载别仙峰,峰前千古踪。阴王修道处,云雪满高松。
洞口风雷异,池心星汉重。明朝下山去,片月落残钟。

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渐。

爱卫公之柏,不如存舟扆之五箴。

谏说岂腾口,格君当以心。

想引笔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

是虽不足契当时之感悟,不犹可以镜方来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愤乾溪之痛,而三叹于祈招之德音。

敝蹝缨簪未足骄,此心皎皎日为昭。愧非荆玉频遭刖,敢恃秦铜可照妖。

节苦西山宁易立,风和柳下信难调。七贤六逸知非杳,花发东篱一笑招。

久雨不晴今日晴,和泥合水要分明。虚空湿了何妨事,依旧太阳东畔生。

忆昨送君时,风光正春日。别离那可论,此心良忽忽。

虽有千万言,心悲不能出。深恐扰君思,回肠忍泪没。

自君远行役,承欢双亲膝。黾勉敢惮劳,夙夜怀懔慄。

初来未尽谙,儿女相辅弼。惭惶提斯心,安得往时逸。

风月非无趣,每每看令失。时或有佳致,十不能得一。

感念高堂慈,遇事必宽恤。有时怜其长,命之和新律。

亦欲博亲欢,苦思真咄咄。流光何迅速,夏去秋风疾。

相思惟自知,乌能向人述。忽得桐城书,青山已卜吉。

览之涕交流,岂敢望归必。老人竟颔首,许其返蓬筚。

又得津门书,周旋语意密。极论劬劳恩,去日若鞭抶。

汝心苟不从,遗恨当斧锧。故尔辞两亲,脱身不用乞。

在道感君怀,反复视君笔。忧思安能已,徒有泪横溢。

君诚不自聊,尚恐君心郁。何以报深情,珍重为君匹。

倦极入幽梦,相见在仿佛。忽为晨钟醒,劳生待谁嫉。

茫茫大块中,尔我定何物。好留泡影嬉,祇待白头毕。

从兄复登舟,亦任风涛䫻。万里若乘槎,苍茫近太乙。

云际山迢迢,枫林秋瑟瑟。寒沙群雁嗷,荒渚幽虫唧。

皓月一周天,片帆抵官室。悲喜涕重闱,亲情绕诸侄。

旧日闺阁中,妆台尽散佚。芙蓉尚含苞,丹橘犹结实。

依依我亲傍,留连复惕怵。聊慰罔极思,寸心中自劾。

且复爱年华,新妆待君栉。翱翔好致身,憔悴嗟吾质。

不然陶翟耳,吾岂慕高秩。堂上七十年,人情三百绂。

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

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