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行为方中丞欧馀作

汴河之上河如弓,汴河之下河如龙。弓行千里正一曲,龙性变化无常踪。

神禹凿九河,放著渤海中。千五百年尚一决,大伾不北而趋东。

遂令梁泗间,至今朝陆暮壑无终穷。杀湍捧土谅非策,排沙漉海难施功。

《河渠》之书一寸纸,蜩螗万喙听者聋。提纲挈目示要领,客邸幸见中丞公。

中丞勋绩高当代,保障之功汴河最。汴城万里初为鱼,河北金堤又横溃。

公也捧节来治河,赤手与塞滔天波。指挥人徒三十万,北河柳尽南河柯。

大帚如山小如堞,一浪不敌冲风过。晨餐掬泥土,夕眠枕盘涡。

以身为石发为草,乃感帝力鞭鼋鼍。荆隆口闭神马塞,汴河南北重蚕麻。

岂知功高定遭忌,讴吟翻促弹章至。旋闻东郡罢王尊,那得通侯赏延世。

自尔长揖还东山,角巾啸傲江湖间。弈秋敛手向棋局,坐看黑白纷斑斓。

昨闻清口决,又报漕河干。高堰塞复漏,归仁筑未完。

胸中热血不可呕,相逢当路只缄口。丁宁翻向芒鞋客,画笏川原尽纡直。

淮泗之间皆土山,眼前此意无人识。养痈裹创愁内蚀,不病河南病河北。

负薪沉璧徒区区,疏不成疏塞非塞。吁嗟天意难可知,劝君且尽金屈卮。

淮黄清浊乱已久,南土岂合偏疮痍。复禹旧迹理亦得,灾黎百万将安之?

吁嗟天意难可知!且为公歌汴河诗,洗眼坐待河清时。

潘耒

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

猜你喜欢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中华倾弊无他故,习尚淡谈出望门。

奏议救时翻见黜,搜扬隐逸更谁论。

懒向南园拜石兄,肯寻村叟傍溪行。

黄云覆亩金穰熟,白露横江红叶明。

彭泽归来辞内景,康衢击壤曲中声。

一丁不识多牛者,应笑书田事笔耕。

正萧条极目,秋欲尽,雁南归。又平野霜浓,孤村烟淡,触绪兴悲。

寻诗。记携旧侣,好园林恁便绿阴稀。错认金章凤子,翻然飞上疏篱。

凭伊。俊语堪思。声满树,醉休辞。叹旅褐栖尘,衰颜褪酒,憔悴谁知。

雄姿。最怜汉武,对河汾草木也沾衣。莫恨风云气尽,还欣芳菊同时。

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未换银青绶,唯添雪白须。

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履舄从相近,讴吟任所须。

金衔嘶五马,钿带舞双姝。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

合声歌汉月,齐手拍吴歈.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青李来禽亦甚都,木奴应未肯为奴。他年若论封侯事,乞取东山一曲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