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
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
青蔬煮豆乳,滩转灶釜仄。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
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
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
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
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
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
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势坼南陲外,经冬草不黄。当时收四海,此地称殊方。
瘴气云犹湿,边烽夜可望。怀人独不见,日落意茫茫。
早知君爱歇,本自无萦妒。谁使恩情深,今来反相误。愁眠罗帐晓,泣坐金闺暮。独有梦中魂,犹言意如故。
太平儒者好吟诗,鼓腹而歌事岂违。顾我才华常患少,喜君辞翰动而飞。
不忧陋巷箪瓢罄,惟恐兰亭唱和稀。更约山翁同一醉,梅花将谢燕将归。
东岱五岳宗,雄誇齐鲁疆。磅礴据深广,峻极凌穹苍。
春云起肤寸,乘风歘飘扬。弥谷乍蔼蔼,浮空忽洋洋。
日观不可辨,环道杳茫茫。若人尚父裔,家居岱之阳。
诗书际明世,冠绂趋朝行。引领日东眺,含思在高堂。
不闻泰山云,作霖雨八荒。僶勉励所志,以副君亲望。
鸱夷湖上水如空,十幅蒲帆得顺风。七十二鬟看不尽,捧心人在馆娃宫。
石径松林入翠微,门人卜此窆空衣。流沙几日青牛度,沧海千年白鹤归。
山鬼夜惊丹气吐,洞雷晴挟剑光飞。久知生灭元无碍,目断鸰原下夕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