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汝读圣贤书,当学圣贤理。理虽深无极,散在日用耳。
醒心体高堂,束意遇近事。苟有欲为者,慎莫顺自己。
今既入泮宫,居然青衿矣。功名岂有涯,所贵不在此。
既喜居人前,不足便可耻。从今当勤学,奋志期兴起。
逆意勿为苦,他日乐无比。黉门拜圣人,决定是君子。
严父可趋庭,良师可奉侍。金声与玉振,于汝原可跂。
我虽老比丘,亦羡天伦喜。父慈子则孝,此乐岂可拟。
学成见于用,有光于国史。勿谓瀛洲远,便从今日始。
䰀鬌高髻宫样妆,天风飘飘云锦裳。心华未肯开桃李,纵有粉黛难辉光。
怪渠何事长背面,百岁风花能几见。云收雨散易伤神,齐鲁姬姜颜色变。
当时画史笔亦神,风流酝藉作欠伸。丹青意在毫素外,纵使貌得非天人。
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几多宠极爱歇时,失意长门暗宫里。
老人耳冷不欲闻,世人儿子徒缤纷。摩挲喜见法眼净,为君起炷炉中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