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稚川子,勾漏远求丹。大药不误人,九还得驻颜。
荣途信自膻,中怀非所安。薤露望晨晞,那能复盘桓。
大运一以去,临期但长叹。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旄头占虏候,鸣镝射单于。哀死知明主,和亲愧腐儒。
边锋少南牧,天马自东趋。看撤山西戍,无劳议远图。
双义门中立,三株树上花。谁言风又雪,应为国忘家。
清白丹心在,苍黄白日斜。举头遥北望,尺五听宣麻。
豆荚花开落地生,铜缸膏火万家明。䕸灰犹作春畦粪,广注周官土化名。
□岩峭□色斓斑,云叶烟萝□□□鬟。
疑有仙琚时会集,唾珠霏屑落人间。
湖光晃荡月朦胧,一棹冲寒破碧空。荻港叉鱼残夜火,篷窗散发晓天风。
晨星隐落银河淡,归思欣添旭日红。细计邮程乡井近,喜看乌目在云中。
英年才思竟谁同,文涌波澜气吐虹。疋马暂辞幽蓟北,孤舟远过浙江东。
篷窗山色青天外,驿路莺声绿树中。明到焚黄向何处,玉泉峰下海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