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秋半夜,风俗验晴阴。岂谓灯宵月,微云无处寻。
儿童行乐地,邻曲岁时新。俯仰成今昔,幽怀付醉吟。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䓤葱佳气集圣林,蓍茎楷干长十寻。四氏诸生齐入觐,是谁来献孔融琴。
长堤芳草遍滦河,谁买扁舟系树槎。金帐薰风生殿角,画楼晴雾宿檐阿。
万年枝上乌啼早,九奏阶前凤舞多。供奉老来文采尽,诗坛昨夜又投戈。
独坐觉无聊,花园闲骋步。会开桃李芳,为拟新春赋。
我居神户日,去今四十年。避暑得出游,颇思就温泉。
所恨不解语,造次无其人。尔时逢一姝,自名小歌津。
抚掌笑使君,迂哉何待言。意动必可解,出语非自然。
默然惊其慧,负负惭婵娟。回首诚隔世,或犹在人间。
以诗记其名,兼以语雨山。
越上今春不见春,花枝憔悴柳眉颦。嗟公缧绁元非罪,笑我儒冠早误身。
睡起烹茶聊永日,饥来乞米向何人。相期辟谷仙山去,行止毋劳问大钧。
忆昔走马寻丹丘,醉卧白云溪上楼。黄石桥东两松树,一夜水长到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