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花时意况佳,漫疑春色在山斋。未模锦障归高帐,且放芳茵布小阶。
为报深恩楼分坠,肯拚薄命骨同埋。绿阴何必秾华减,游侣还堪其写怀。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晴山阴雪犹在,西下东风苦高。眼贪白鸟孤没,耳怕哀猿数号。
盗道空闻古有名,公然临水逞戈兵。弹如暴雨忽齐下,命寄孤舟肯放行。
危难转安凶吉定,乱离真觉死生轻。更从痛后思当日,魂梦迷茫屡暗惊。
栖禽迷路却飞还,翳水连云一望间。更上郡楼西北望,查山今日是雪山。
三百年培国泽长,凭城不屈志何强。死忠到底忠非死,永劫应闻侠骨香。
西风剪剪秋光暮。萧萧败叶敲朱户。阶下乱虫鸣。幽闺愁独听。
愔愔窗上月。照见人凄切。不觉漏声残。夜深花影寒。
瀰温达迥野,潮汐往来频。
惯识松陵路,重来不问津。